科普 ▏认识它:水垢
采暖系统中水垢的成分很复杂包括:碳酸盐垢、硫酸盐垢、硅酸盐垢、磷酸盐垢、氧化铁垢、铜垢、铝垢等。也包括含有它们的混合水垢,这里面硫酸盐垢非常不容易溶解,很难清洗。
硫酸盐垢通常为白色或灰白色,有时呈粉红色。在受热面或传热表面上结成硬质薄层,附着牢固。质硬而脆,敲击铲刮时能成小片状剥离,难以用常规的机械方法清洗,也很难用酸洗除去。
加热设备中的硫酸盐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高温,也就是说如果加热设备总是高温燃烧的话,更容易形成硫酸盐类的水垢,而水垢又是导致加热设备高温的主因(除了设计及硬件问题外)。
如果从化学角度来说,可行的思路是:把难溶解的硫酸盐垢转化成可溶性的其它物质,然后再清洗。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加入助剂,比如钡盐,这两者可以与其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可溶性的沉淀,就很容易去了;由于钡盐中含有氯离子,所以大锅炉通常用“碱煮”的方法,然后再酸洗。
就我们家用采暖设备及系统而言,“碱煮”的方式恐怕也不好实现。
一、“碱煮”时PH值在11以上的碱性环境,大锅炉的炉水本来就是碱性,无所谓,可对于含有铜等材质的家用采暖设备或系统却极为不利;
二、时间要24小时以上,其间还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监测,耗时耗力。那么,建议在清洗液中加入络合剂,和硫酸盐垢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络合物,或者将其还原成离子态,并分散在水中,然后排出。当然还要加入渗透剂和各种金属的缓释剂,比如BTA等,保证清洗时间更短。
碳酸盐垢和硫酸盐垢如何区分?
可以利用硫酸盐垢更稳定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辨别:
1、分别取少量样品加入含有G2S或G2F1%浓度的100ml水中,有气体冒出的是碳酸钙等。
2、分别取少量样品进行燃烧,较快起变化的是碳酸钙,慢的就是硫酸盐垢。
那碳酸盐垢和硫酸盐垢到底是什么呢?这么学术化,一头雾水。其实,通俗点儿说,你可以简单理解:碳酸盐垢就是碳酸钙,俗称石灰石,贝壳的主要成分也是;而硫酸盐垢就是硫酸钙,自然界中存在形式就是“石膏”。
简言之,采暖系统中的水水垢,靠水流冲洗是洗不掉的,需要专业的清洗剂“对症下药”!
采暖系统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,长时间运行后,管道内水中的病毒、水垢会形成泥浆状淤泥附着在管道内壁,导致能源消耗增加,严重的话还会堵塞管道。因此需要进行“深度清洗”。